close
記者 范詩敏 報導
暑假來臨,進入遊戲市場的旺季,不過時下線上遊戲載具多元、遊戲型態多變,引發不少消費糾紛。經濟部研擬「線上遊戲定型化契約範本暨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」(修正草案),經過行政院消費者保護會審議通過,規範出定型化契約名稱、機會中獎商品或活動、帳號遭非法使用的處理、契約終止及退費、遊戲停止營運時的處置等5大重點,讓玩家享有權益,希望降低消費爭議。
娛樂城詐騙這次修法因應遊戲類型的多元變化,納入手機遊戲、APP等各載具連線遊戲,修正名稱為「網路連線遊戲服務定型化契約」。並規範機會中獎商品或活動,要求充分揭露商品或活動資訊,並加註警語,告知消費者購買或參與活動不代表即可獲得特定商品。
為了防範帳號遭非法使用或電磁紀錄遭不當移轉時,減低遭他人盜用產生糾紛案件,新法明訂業者得先確認消費者帳號所有人身分及冒用情形,避免凍結帳號或更換帳號密碼後衍生爭議,業者必須暫停或限制問題帳號及密碼,避免第三人使用。
一旦消費者違反常態設定進行遊戲、以虛偽不正方式付費購買點數時,業者可以終止契約。娛樂城詐騙若是業者經營不善,必須停止營運遊戲時,至少於停止營運前30日公告,且應退還消費者未使用的付費購買點數或相關遊戲費用;倘業者未提前公告,則除退還費用外,另應提供具體補償措施。
消保處呼籲,業者應對消費充分揭露資訊,並確實遵守法規規定,否則可依「消費者保護法」,限期改正,否則最重處以30萬元罰鍰,若再次限期改正而不改者,罰鍰將提高到最高50萬元,並得按次處罰至改正為止。並提醒民眾多留意遊戲權益,避免以違反遊戲規則及不正方法進行遊戲。娛樂城詐騙
原文出處
- 手機APP遊戲有法管 帳號被盜業者有責任
相關文章
- 線上遊戲竄升爭議冠軍 外掛停權須事前通知
- 利用行動支付認證漏洞 遊戲玩家賣帳號遭詐騙
- 手遊不公布轉蛋機率 消基會轟簡直是錢坑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